首页

家奴女王

时间:2025-05-26 11:51:32 作者:在“稳企业”中积聚信心和力量 浏览量:15000

  中新社悉尼5月2日电 题:探访南天佛国澳大利亚般若寺

 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

  驱车60公里,从悉尼市中心往西南行驶,便抵达位于通往首都堪培拉公路沿线的皮克顿地区;南天佛国澳大利亚般若寺就坐落在此。据传闻,该寺的住持是一位华人“警察和尚”。记者1日前往探访。

  在般若寺入口处的心字形湖畔,身穿黄袍的般若法师已等候在八角亭旁,双手合十迎接记者到来。

5月1日,记者探访南天佛国澳大利亚般若寺。图为般若寺一角。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摄

  “我来自福建,将汉传佛教在澳大利亚发扬光大,这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。”般若法师一边引领记者参观,一边介绍,“尽管佛教传入澳大利亚的历史尚浅,但其发展迅速;尤其随着亚洲移民的增多,已成为当地第二大宗教。西方人士信奉佛教的趋势也日益增加。”

  曲折的山路两旁灌木丛生,记者沿途见到18吨重的弥勒佛、树下打坐的释迦牟尼雕像,还有刚从中国福建运来的33尊形态各异、高达3.3米的观世音菩萨雕像。

  站在山顶的一片平坦草地上,两尊狮子雕像之间,一尊长7米的玉石卧佛雕像在阳光下格外引人注目。卧佛雕像的正面刻有英文经文,两旁各有一只合掌膜拜的袋鼠画像。“这座重达56吨的玉石卧佛雕塑象征着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与汉传佛教的和谐融合。”般若法师说。

5月1日,记者探访南天佛国澳大利亚般若寺。图文一尊长7米的玉石卧佛雕像格外引人注目。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摄

  绕过卧佛雕像,是一片牧马地。般若法师拿出胡萝卜向远处的马群喊道“Come here”,几匹马立即迎了上来,享受着胡萝卜“大餐”。他介绍,这些马原本是退役赛马,面临被安乐死的命运,而如今成为守护佛像的“农场警察”。

  关于外界对他的“警察和尚”称呼的由来,般若法师说,他只是普通的僧人,14岁时出家于中国安徽太湖县的普照寺。1988年,年仅16岁的他获得了前往福建莆田广化寺内的福建佛学院学习的机会。

  1994年,般若法师随藏慧长老来到澳大利亚。在悉尼华藏寺,他担任住持兼管家,跟随师父修行,同时努力学习英语。尽管每天的慈善工作辛苦,但他倍感快乐与充实。

 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举办期间,般若法师作为佛教代表进入奥运村,在多元宗教服务中心为各国运动员提供减压与心理辅导。

  由于他在辅导运动员减压方面的出色表现,悉尼帕拉玛塔市警察总部的警长吉姆·博兰邀请他担任宗教警察,为警员提供心理辅导。于是,般若法师成了帕拉玛塔市警察总部的心理辅导师。2006年5月,他正式穿上警服,负责佛教方面的心理辅导工作。

  虽已身披警服,但般若法师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。2014年,他购下皮克顿地区的130英亩农场,并亲自开荒建设南天佛国澳大利亚般若寺。

  他表示:“未来,我们将在这里建设澳大利亚首个佛教老人中心,为更多人提供养老服务。通过建造寺庙与素食餐厅,关爱弱势群体;设立佛教图书馆、博物馆,传承与弘扬佛教,让当地民众了解南传、汉传和藏传佛教的发展历史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”(完)

【编辑:陈彩霞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放心桩”来了!广州已累计强制检定充电桩约6.9万台次

此外,早高峰期间,三号线将继续开行“同和至体育西路”和“天河客运站/机场北至大石”的短线车。广州地铁表示,后续将关注三号线高峰期客流变化,科学调配列车上线载客运营。(完)

廖桂芳受伤送医退出挺举比赛

加强同学生的互动和实践活动,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,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还能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的结合,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思政课所传递的价值观念,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
时政快讯丨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芬兰总统斯图布访华

原子能法草案也将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。杨合庆介绍,原子能法制定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。草案共8章53条,由司法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防科工局起草,主要对原子能和平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和监督管理体制,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制度举措,核燃料循环体系建设监管,规范和促进核电、核反应堆和核技术应用,核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原则和核事故应急,原子能进出口管理措施以及有关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。

同时,要紧盯中小河流、山洪、地质灾害、城乡内涝风险,加强对重点部位、重要设施、在建工程、水毁工程等开展隐患动态排查,落实管控措施,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。

中方:中拉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推进,中拉“跨半球”交往将更便利

全面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,通州堰涉及的温榆河、宋庄蓄滞洪区(二期)等工程均已完成,全线62公里的北运河京冀段于2022年6月24日实现互联互通,加强统一管控,强化跨区域河流水环境治理、持续推进跨界污染源巡查,健全空气质量会商研判、重污染应急响应机制,通过“联防、联控、联治”降低区域污染传输影响,2022年通武廊地区(北京市通州区、天津市武清区、河北省廊坊市)的PM2.5平均浓度为35微克/立方米,较2013年的103微克/立方米下降66.0%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